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先生在香港清水湾家中安详离世。
除去追悼尊荣之外,公众格外关心其身后财产安排,并对邵逸夫所设立的家族信托进行诸多解读。
在香港开埠的一百余年时间里,产生了诸多世家巨族。但那些在商场上杀伐决断的商业巨子,却终难控制身后家族兴衰。
邵氏家族信托:家族传承+慈善捐赠
近年来被内地所逐渐了解的家族信托,在香港豪门是常用的财富传承手段。它可以有效避税,隔离风险,保障或是增值财富。更重要的是,创始人可以通过在信托契约中附上特殊条款来约束家族信托受益人的行为,以其所希翼的形式竭力维持家族的长盛不衰。
目前公众所了解到的邵氏家族信托信息很有限:1995年,邵逸夫指定由注册地在百慕大Shaw Trustee (Private) Limited担任其家族信托的受托人(以下简称邵逸夫慈善信托)。邵氏慈善信托全资持有Shaw Holding Inc。(以下简称“邵氏控股”)。并通过邵氏控股,进一步控制邵逸夫在香港的影视帝国。
对于这样的信托安排,有业内人士认为,值得注意的两点是,这是一份由私人信托企业担任受托人的信托安排;指定的受益人是“包括信托契约挑选的任何人士或慈善团体。”
邵逸夫舍专业受托人机构不用,而是成立私人信托企业为其持有资产。除去需要庞大的财富之外,本人和家族也要对相关的资本运作有足够专业的理解和判断。此前,香港首富李嘉诚也有类似的安排。邵逸夫还希翼这份家族信托能够兼顾家族与公益利益,这样的案例也并不多见。
“颇有意思的安排”,业内人士认为。家族信托关乎个人私隐与家族秘辛,真正了解核心资料的人不多。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外界其实很难获知创始人的真实意图,专业人士也不敢随意揣度。
所幸这份家族信托已经运作了近20年,至少留给大家推断的空间。
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
上一篇:李彦宏:技术是百度的生存之道
下一篇:2014年,刘强东带领的京东准备怎么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