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记者罗沙)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是指基于对海底地形的精确测量,根据国家的法律、规章及国际组织的相关技术规则要求,赋予海底地理实体一个标准名称。它体现了国家科研调查实力、学问传播力和服务于国际社会的国家软实力,是当下各国拓展海洋权益的新形式。
国际海底地名命名分委会(SCUFN)是专门负责海底命名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03年,原为国际海底命名委员会。国际海底地名命名分委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审核各国提交的海底地名,并推广使用。其最新海底地名辞典包含了近4000个地名,这些地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使用。
传统海洋大国的海权意识强烈,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海底命名机构负责海底命名活动。美国地名数据库中共收录了4800多条海底地理实体名称,其中有178个地理实体位于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
据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先容,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开展海底矿产资源勘查,发现了大量海山、海丘等地理实体。目前,我国在国际海底调查区发现海山超过200座,其中相当部分尚未被其他国家命名,预计每年还会新发现数座海山。
自2010年开始,中国大洋协会系统开展了大洋海底命名工作。按照国际海底地名命名分委会的技术要求,中国大洋协会每年选取若干个海底地名编制命名提案并提交审议,同时编制《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管理规定(试行)》,确定了以《诗经》为主,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辅的命名体系,《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对应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至今,我国已有29个海底地名提案通过了国际海底地名命名分委会的审议。这些地名是:鸟巢海底丘陵、彤弓海山群、白驹平顶山、徐福平顶山、瀛洲海山、蓬莱海山、方丈平顶山、长庚海山、启明海山、甘雨海山、朱应海山、维鱼平顶山、大成平顶山、谷陵海山群、柔木海山群、天作海山、客怿海山、维翰海山、魏源海山、潜鱼平顶山、织女平顶山、牛郎平顶山、乔岳海山、宵征海山、凯风海山、釆蘩海山、日昇平顶山、日谭海底丘陵、月谭海底丘陵。
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
上一篇:半挂车突发大火 司机果断拆车保住百万车头(图)
下一篇:宁波城管局副局长陈建胜涉嫌违纪 正接受调查